(网经社讯) 4月25日消息,阿里妈妈在最新战略发布会上宣布投入超30亿红包补贴,并全面升级AI经营工具,试图用"质赢"替代"抢赢",重新定义大促价值——这不仅是营销策略的转变,更揭示了电商行业正在经历从"规模红利"到"效率红利"的深层变革。
一、AI全链路提效:从广告投放到品牌建设的范式革命
据网经社产业电商台(B2B.100EC.CN)查询DeepSeek后获悉,阿里妈妈LMA 2大模型的升级,标志着电商营销进入"认知智能"阶段。其核心突破在于将AI从单点工具进化为经营操作系统:在货品层面,"货品全站推"通过AI生命周期管理,使新品拿量效率提升40%;在品牌建设端,"种搜一体"度量体系首次将品牌力量化为"用户主动搜索率",东阿阿胶案例中22倍的搜索量增长证明,AI已能精准打通从人群洞察到心智沉淀的全链路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AIGC的实战表现。图生视频工具带来65%的点击率提升,背后是AI对消费者视觉偏好的深度学习;而AI拦截异常秒退用户的技术,则展现了算法在风控领域的潜力。这些能力共同构成阿里妈妈的"AI护城河"——不仅提升效率,更重构了"人货场"的连接方式。
二、30亿补贴的深层逻辑:为AI规模化应用铺路
此次史无前例的补贴政策,实则是阿里妈妈构建AI生态的关键落子。其创新之处在于:
1. 精准滴灌:消耗返计划、品牌扶优计划、内容增量计划形成矩阵,分别对应交易增长、品牌建设、内容种草三大目标;
2. 杠杆效应:品牌商家最高50%的返哺比例,实则是用补贴换取商家AI工具的使用数据,反哺模型迭代;
3.场景实验:2000万优质流量助推内容商家,本质是为AIGC应用提供测试场。
这种"补贴换数据,数据养AI"的闭环,与当年淘宝用免费策略培育电子支付生态异曲同工。数据显示,1季度使用AI工具的商家ROI平均提升16%,这或许解释了为何阿里妈妈敢于承诺"单商家最高返100万"——AI提效带来的增量远超过补贴成本。
三、"质赢"背后的行业变局:从GMV竞赛到经营能力竞赛
阿里妈妈将618目标从"抢赢"调整为"质赢",折射出电商行业的两大趋势:
1. 经营科学化:通过"品牌新力度量衡",连"用户心智"这类抽象概念都可被量化经营;
2. 增长可持续化:全站推广的退款率降低18%,证明AI正在优化增长质量。
这种转变对商家的启示在于:当AI能精准预测爆款、自动化投放、拦截风险订单时,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从"促销技巧"转向"数据资产运营能力"。正如东阿阿胶通过AI挖掘千万级趋势数据,其新品开发周期已从数月缩短至数周。
结语:AI正在重写电商基本法
阿里妈妈的618战略揭示了一个本质规律:当AI能同时作用于"转化率提升"和"经营成本降低"时,电商竞争已进入"算力密度"比拼阶段。30亿补贴看似是短期激励,实则是为AI规模化应用扫清障碍。未来三年,我们或将看到更极致的分化——善用AI的商家可实现"越促销越盈利"的正循环,而停留在传统打法的玩家则可能陷入"促销依赖症"。这场变革的终局,或许是电商行业从"劳动密集型"向"智力密集型"的彻底转型。